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众播

Z世代爱上“又怂又爽”,窝囊旅游三件套你想体验吗?

2025

/ 07/09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近日,浙江湖州安吉的“窝囊”版漂流火了。不同于常规漂流的惊险刺激,“窝囊”版漂流没有险滩、没有飞瀑,游客只需要穿着救生衣,躺在小船上,随潺潺清流顺势而下,就能惬意舒适地完成一场漂流体验。

  不止浙江,辽宁本溪、湖北黄石等景区也纷纷推出了仅有15-20米高的“窝囊”版蹦极。蹦极因其带来的失重感与心跳加速而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而“窝囊”版蹦极则更像树懒式的匀速下降,给了游客更多选择。

  此外,根据光明日报报道,坐电梯爬山20分钟登顶,在水深不足1米处“躺着”漂流,匀速下滑的摆拍式蹦极……走红的“窝囊旅游三件套”——“窝囊爬山”“窝囊漂流”“窝囊蹦极”。在刺激、征服与“窝囊”之间,年轻人选择了“重在尝试,舒服就行”。

  “窝囊”曾是一个贬义词,而如今“窝囊文学”走红,年轻人喜欢的“窝囊风”要义究竟何在?答案可能就是一种“又怂又爽”之感。特别是在快节奏生活下,它提供给年轻人一个释放的契机,也在宣示一种情绪价值:哪怕是最刺激的旅行也可以是自主掌握的、舒适的,旅行应该回归最原始的放松身心。

  对当下时兴的“窝囊”版旅游,网友戏称“冒了点儿险,但不多”“在跳与不跳之间,选择了‘窝囊’的跳”“‘窝囊’废漂窝囊流,纵享‘窝囊’人生”

  “窝囊”版旅游,更反映出人们对真实自我的接纳与回归。“来都来了,一定要值回票价”“三天五城才叫旅游”“一小时玩转一座城”……过去几年,仿佛只有完成了某些打卡式的“壮举”,才能找到旅游的意义。近日,麦肯锡发布的《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报告中提到,中国消费者在作出消费决策时,越来越多基于自身个人价值,包括个人资产价值、情绪价值等,而“窝囊”版旅游则恰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可以没有飒爽英姿,可以认“怂”,可以是“半吊子勇敢”,可以没有壮丽景色,只要忠于自我的选择,在旅游中收获适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就是最好的。

  做身体、时间的主人,不必非得挑战极限,“窝囊旅游”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年轻人的消费趋势永远在变,更新换代起来也快了,特别是最近朝着“放松”“悦己”“反差”的转向,值得旅游市场甚至整个消费市场关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缘悦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