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19”发布 各指标得分大增
10月17日,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创新与技术经济社会研究所在2019中关村论坛“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平行论坛发布“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19”。
该研究紧紧围绕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与内涵,学习借鉴“全球创新指数”“欧盟区域创新记分牌”“国家创新指数”等国内外主流创新评价研究成果,编制形成能够全面反映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的指标体系,纵向监测近五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总体情况,综合评价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及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从指数报告看出,知识创造、创新经济、创新人才、创新生态和创新引领等5个一级指标得分均大幅增长。其中,创新人才和创新经济两个一级指标得分最高、增速最快,展现出北京科技创新在人才集聚和引领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优势。
创新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经济效率再上新台阶,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2万元/人提高到24.4万元/人,全国排名第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由42%提高至46.8%,累计提高近5个百分点;2018年,新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
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北京培养和集聚了一批顶尖科学家,2014-2018年,北京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长近3倍,研发人员密度长期保持全国最高水平。截至2018年底,北京拥有“两院”院士781人,占全国“两院”院士总量的47%。五年来,北京先后出台《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20条出入境政策和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一步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来京创新创业。
2014-2018年,北京创业投资额规模和高成长性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超过40%,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年均增长达29%。2018年,北京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6.17%,居全国之首,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创业投资额、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发生在北京。
2014-2018年,北京多项重量级原创成果实现世界首创,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力量的重要窗口,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首次获得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级分辨图像,首次报道人源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取得突破,研制出首个商用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超低功耗晶体管、国际首个纳米药物输送机器人。
此外,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北京累计新设科技型企业34.7万家,占全部新设企业数量比例达40%;日均新设科技型企业由2014年的146家增加到2018年的199家。(凌纪伟)
-
汽油、柴油价格迎来下调
柴油价格 汽油 价格监测中心 价格违法行为 消息面
-
未来,更精彩——VR产业发展新动向观察
VR DronOSS 新应用 产业升级 产业相关
-
京港地铁今日上线微信小程序
微信 京港 小管家 上线 防夹
-
回迁小区老街坊今天用上电梯了
小区 电梯 街坊 留守老人 天安门
-
青少年成潜在用户 电子烟监管迫在眉睫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用户 监管体制 电子类 报告